策劃:江作蘇 統籌:雷剛 編輯:楊發維 曾玉梅
版式:熊海泉曾玉梅
攝影:田悅 張磊 王威 陳跡 楊平 曲河 鄭元昌 王成鋼 張鴻
編者按
2006,注定被歷史銘記的一年。這一年,喜訊頻傳。新農村建設大幕開啟,“十一五”規劃開局謀篇,三峽大壩全線到頂,和諧荊楚開始構建……
這一年,新景連現。長江隧道掘進江底,地鐵軌道破土動工,中部文博會成功舉辦,“北京·湖北文化周”光耀京城……
太多的感動,太多的喜悅屬于這一年。翻開曾經定格的瞬間,讓我們在影像中回首即將過去的2006之春、夏、秋、冬……
主持人 田悅
站在春天的屋前,懷著忐忑的心情,輕叩那扇柴扉。2006年的春天,開始了“十一五”的偉大起航。
9億農民,是這個春季里最快樂最幸福的。延續了2600年的“皇糧國稅”徹底畫上句號。羅清泉省長莊嚴承諾今年要辦的十件實事中,有四件就是解決農民文化、教育、醫療難題。13萬農民工子女在武漢享受著城里伢受教育的平等權利。
春光無限,希望無限。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湖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藍圖已然描繪。
春天,欣然而至。我們迎來“十一五”開局之年的第一縷陽光。“十一五”開局之年,我們在春風中起航: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少中低收入者稅負、出臺宏觀調控措施穩定房價、陸續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雜費等,一系列親民、愛民政策在陽光下有條不紊地實施。
在這個春天,中國農民徹底告別“皇糧國稅”。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變革,令人鼓舞、振奮。
來自全省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把百姓的心聲帶到了“兩會”:“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提高社會福利水平……”每條意見,都濃縮了代表們的深切期盼;每項建議,都飽含著全省人民建設美好湖北的信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無疑是這個春天里最動聽的樂章。省委1號文件確定涉農資金92.8億元,比上年新增18億元,力度空前。有人統計,省委1號文件36條7500字,每字含金量124萬元,全省農民人均200多元。
3月的春雪,飄飄揚揚灑落荊楚,瑞雪傳喜訊: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1533.66億元,同比增長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8.21元,同比增長12.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35.9元。“十一五”門檻上的湖北,站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這個春天里,挑戰仍然存在: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內需啟動不足、就業壓力加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等。
但我們不回避。直面矛盾和挑戰,意味著擁抱機遇與成功。
春風開啟新時局,雨潤荊楚滿芳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藍圖讓老百姓喜上眉梢。
感動荊楚的孝女劉芳艷,和母親共沐春日暖陽。
狗年春節,武漢年貨市場購銷兩旺。
掌握一技之長,農民工進城不再盲目。
城鎮特困居民喜住廉租房。
一紙春之圖,代表荊楚人民的美好期盼。
科學種田,市場運作,致富的農民喜買轎車。
春季大事回放
■1月1日,農業稅廢止關注指數:*****農民徹底告別“皇糧國稅”。
■1月,“兩會”牽動人心關注指數:*****元月中下旬,我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和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先后召開。人大會批準我省“十一五”規劃。
■3月,劉芳艷背盲母上學孝舉見報關注指數:*****瘦弱的寧夏女孩劉芳艷的事跡,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
■2月16日,漢口永清片舊城改造開工關注指數:****投資近百億元,武漢最大舊城改造項目。
■3月27日,農民工感受溫暖陽光關注指數:****在農民工的熱切期盼中,《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公布。
■3月31日,武當山凈樂宮48年后重現人間關注指數****武當山盛世現盛景。
■1-3月,漢正街作坊整體搬遷關注指數:***3月5日,漢正街史上最大規模的小服裝作坊關停搬遷行動結束。6657家集生產、加工、儲存、經營、生活住宿等為一體的小作坊全面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