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4日,湖北省旅游工作會議在宜昌召開。《湖北省“十一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經會議討論,即將出爐。
據了解,“十一五”是湖北省旅游結構調整、產品轉型的關鍵時期。去年,全省旅游業總收入409億元,居全國第9位。
目前,國內已基本形成以京津、江浙滬、東南沿海、海南島、云貴川、大西北等旅游目的地為主的旅游格局,華中地區處于相對弱勢局面。而且湖北省周邊省份的旅游業發展迅猛,給湖北省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
按照《規劃綱要》初步規劃,“十一五”期間,“一江(長江三峽)兩山(神農架、武當山)”生態文化旅游區、大武漢都市旅游圈仍然是主打產品。眼下僅武漢一個旅游中心城市的局面也將被打破,宜昌、襄樊都將被培育成旅游中心城市。全省還將培育10個旅游中心城鎮,如十堰武當山鎮、神農架木魚鎮、興山峽口鎮等,進一步完善旅游功能。
恩施民俗生態旅游區和紅色旅游景區將成為新的增長點。隨著旅游交通環境的改善和三峽旅游的輻射功能,恩施騰龍洞、沐撫大峽谷、清江闖灘、魚木寨等景點將統一開發。
規劃提出,通過5年的努力,爭取使長江三峽、武當山、神農架發展成為一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將三峽大壩國際旅游區、黃鶴樓、省博、武當山、神農架打造成國家5A級景區。從而實現湖北省由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大省的跨越,旅游業發展走在中部地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