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和
6日,國務院召開全國防控高致病禽流感電視電話會議,傳達貫徹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做好防控高致病禽流感工作的重要指示,部署全國防控工作。當天,省政府也召開會議,要求各地堅決落實全國會議精神,有力、有序、有效地打好防控高致病禽流感這場硬仗。這些,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對防控禽流感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對國家、民族、人民和整個人類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
前一段時間,許多地方的禽流感防控工作抓得十分得力,但也有少數地方和單位抓得不緊,有些工作沒有落實到位。據近日一些媒體披露,在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全國大中城市、邊境地區、發生過疫情的地區、養殖大省等四類區域必須建立健全禽類產品“掛牌經營”制度的緊急通知下發后,有些地方的禽類產品經營并沒有掛牌和標出禽類生產地、動物檢驗檢疫證明等。我省有些地方的相關免疫密度也還不高。這都亟須我們繼續強化防控工作。
前年的SARS和今年的禽流感等災害之所以稱為公共危機,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是既威脅公共安全,又需要公共有效應對的危機。這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政府能力,即政府的決心、意志與組織、動員能力;二是公眾能力,即公眾對政府組織、號召的支持率、參與度。二者相輔相成。沒有政府能力,應對公共危機沒有主心骨;沒有公眾能力,政府力量難以最終落實。所以,公共應對是政府組織下由公眾共同參與的一種有效應對機制,它為防控公共危機提供了一張天羅地網。如果這張網中出現縫隙,就可能給公共危機處理帶來被動,甚至帶來災難性后果。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個人在防控禽流感中,都不能有僥幸心理。
當前,要抓的基礎工作仍然是在相關區域中,提高禽類免疫密度和落實禽類產品“掛牌經營”等措施。這是預防疫情暴發、傳播和對民眾食品安全高度負責的必要,也是公民應盡的職責。有關監管部門必須強化執行的剛性,對不執行者予以查處。
還要抓其他措施落實到位。比如政府在防控禽流感這類公共危機中,對為防控付出利益代價的單位或個人給予補償,這體現了責任政府的本質,有利于激發群防群控的積極性。對此,任何環節都不能打折扣。
世衛組織已發出警告:高致病禽流感是人類面臨的一場不容忽視的挑戰。我國作為發生過局部禽流感疫情的國家,我省作為養殖大省,防控任務非常艱巨。只有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使每個環節都密不透風,“禽魔”才會無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