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雄踞于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它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于世。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此后,黃山又相繼被評選為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1988年被建設部、國家旅游局等部門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之首。
黃山,古趁黟山,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因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岳旅游風景區,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令海內外游人嘆為觀止。黃山有名的七十二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個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或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黃山不僅是峰之海,還是云之海,人們割據云層飄浮的位置所在,把它分為前海(南海)、后海(北海)、東海和西海。而平天是黃山前山和后山的分界,亦是新安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