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蘇永華 通訊員楊曉紅 胡艷玲)中秋節已過去20多天,那些沒有賣掉的月餅哪去了?武漢市江岸工商部門發現,有廠家在將其低價拋售。
本月10日,工商部門接到舉報稱,中山大道1316號紫薇蛋糕店的散裝月餅有霉味,售價為1元錢3個。
經調查,這些散裝月餅標稱的生產日期為8月12日、8月17日,保質期分別為45天、40天,過期時間最長的已有半個來月,都是中秋后從各賣場回收來的。執法人員當場將總共100多公斤過期月餅暫扣。
國家明文規定,過期食品必須銷毀。那么,中秋節賣剩下的月餅究竟出路在哪?昨日,記者走訪了當地部分超市。超市方面稱,中秋賣剩下的月餅要么節日期間被甩賣了,要么退給了供應商,剩下的則被倒進了垃圾桶。
對于商家將過期月餅當垃圾倒掉的說法,江岸工商部門認為,這種不受外界監督的銷毀很難做到及時、安全。
國家雖有“要銷毀”這一規定,但事實上,廠家將過期食品回收后怎么處理了,衛生、工商和質監部門其實都“不太清楚”。也就是說,誰來監督廠商銷毀過期食品,目前還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