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作波,金桂飄香;中秋國慶,聯袂而至。就自然輪回而言,這是一個喜獲豐收的季節;就經濟社會發展而言,“十五”譜寫了壯麗的發展篇章,也正是捷報頻傳的時刻。“十五”是我省改革開放發展的重要時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成績斐然。僅從2004年看,全省完成生產總值6320億元,比“十五”初的2000年凈增2044億元;工業完成增加值1665億元,工業產品結構進一步改善,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2003年增長26%;外貿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比2003年增長33%、1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增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等社會事業出現新局面。可以說,“十五”是奮力拼搏的五年,也是荊楚巨變的五年。
五年拼搏,成績來之不易;五年發展,經驗彌足珍貴: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作為檢驗我們是否真正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試金石,作為衡量我們總攬工作全局能力、執政能力和駕馭市場經濟能力高低的標準。
必須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敢于、善于破解難題。五年來,我們大力實施“工業興省”戰略、堅持“一主三化”,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省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堅持推進“三個一批”工程,堅持對內對外開放,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民營經濟、引進外資等取得重大進展;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切實轉變增長方式,人與自然的矛盾開始緩解;堅持抓好武漢城市圈和堅持發展縣域經濟,進一步統籌和促進了城鄉、區域協調。實踐證明,改革的過程,就是破解難題的過程;而破解難題,意味著更大發展。
必須堅持和諧湖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四個建設”一起抓,我們就能夠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
當前,國際產業正向我國轉移、東部地區一些產業正向內地轉移;國家加大了對農業、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為促進中部崛起,中央將在資金、重大項目布局上向中部傾斜。這一切,都給湖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特別是胡錦濤同志視察湖北的重要講話,“使湖北真正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殷切希望,為湖北今后的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道路和著力點。我們要深刻領會、貫徹落實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把握機遇,大力發展優勢產業,著力解決突出問題,積極發揮承東啟西的獨特作用,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在把湖北建成促進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的過程中,譜寫湖北更加壯麗的發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