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13日贛州訊(記者 周澤鋒 鄧小勇 報道)贛州市13日上午舉行第二屆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活動新聞發布會,市委副書記龐鳴就贛州的紅色歷史、紅色景區、發展紅色旅游的舉措以及新贛州發展大計等四個方面發布新聞。他表示,贛州就做大做強紅色旅游,并以此為契機,全面推進“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發展戰略,再創新時期第一等工作。新聞發布會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潘昌坤主持,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第二屆中國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團長邱尚仁出席新聞發布會。
龐鳴說,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是贛州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既是一項經濟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做好這項工作,有利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贛州以紅色旅游為重點的旅游事業呈加快發展之勢。今年1—7月,紅色旅游接待人數達161萬人次。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443萬人次,同比增長29%;國內旅游收入25.98億元,同比增長32.4%。接待海外旅游者3.18萬人次,同比增長123.2%;旅游外匯收入996.9萬美元,同比增長119.8%。
目前,贛州市委、市政府正在按照中央關于積極發展紅色旅游的部署在建立健全相關領導和協調機構的同時,推行五條重大舉措來做大做強紅色旅游。
一是搞好總體規劃。贛州是全國12大重點紅色旅游區、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今年3月,贛州市在廣州舉行了贛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評審會,通過了以中科院吳傳鈞院士為組長的專家評審組的評審,該總體規劃的水平在國內地市級的旅游規劃中居領先地位。瑞金、興國、于都、會昌、等重點紅色旅游縣市也正在積極做好紅色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以及重點建設項目的規劃,抓好瑞金紅色故都景區創建4A級旅游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工作。
二是開發精品線路和項目。贛州市正在采取措施,完善現有產品,充實展示內容,提升文化內涵,采取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改進展示方式,按照客觀性、獨特性、故事性和豐富性的原則,高起點開發一批新產品,搞好蠟像館、紅色電影城等項目建設,開發體驗式、參與式項目,再現蘇區革命場景,主推紅色故都旅游精品線和三年游擊戰爭旅游精品線。
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贛州是閩粵湘贛邊際的交通樞紐。京九鐵路、贛龍鐵路、贛粵高速公路和319、206、323、105等四條國道貫穿贛州境內,昆廈高速公路贛州段也已開工建設。贛州民航機場有飛至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航班。國務院批準的贛州機場遷建項目已開始動工興建,贛州還是聯絡長江經濟區與華南經濟區的重要紐帶,有希望發展成為區域性的中心城市。
四是組織多種主題活動。今年以來,贛州市策劃了“百城千校紅都行”主題系列活動,組織全國部分高等院校、大型企業的黨員和青年,增強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贛州市黨政軍與福建龍巖市、三明市簽署了《明贛龍紅色旅游聯盟合作協議書》,與湖南郴州市、廣東韶關市簽訂了“紅三角”旅游合作協議,與廣東的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梅州等市和香港簽署了“東江流域旅游合作協議”。目前正與廣東青年旅行社聯合推出紅色旅游專列活動,一周前贛州市推出的紅色旅游專列迎來了首批600多名廣州游客。
五是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按照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要求,遵循現代旅游產業發展的規律,結合贛州實際,積極推進紅色旅游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改變條塊分割和規劃不統一、管理不到位、經營不規范的狀況。通過國有旅游資產的整合、重組和改制,積極發展接待經營服務一條龍的綜合性大型旅游企業。
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的戰略決策后,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的發展戰略,作出了建設“十大體系”,在全省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決定。主要是想通過建立與長珠閩等沿海發達地區相對接的市場規則和體制機制環境,打造有利于經濟快速跟進和超常規發展的具有后發優勢的平臺,從而借助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力量實現贛州自身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過一年來的大膽實踐和摸索,“十大體系”建設進展比較順利,體制機制創新的效應已開始在各個領域和各項工作中逐步顯現出來。比較突出的表現是,經濟發展擺脫了長期以來依靠政府投資拉動的局面,經濟自主增長的內生機制開始顯現;初步搭建起了一個與長珠閩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有利于經濟快速跟進和超常規發展的對接平臺,各類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加速向贛州聚集。
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32.06億元,同比增長32.36%,增速列全省第二位,總量列全省第三位,實現銷售收入105.56億元,同比增長 55.8%;實現利稅13.6億元,同比增長77.34%。上半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2.9億元,占年計劃的52.9%,同比增長22%。
龐鳴說,贛州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后發優勢。當前,擺在贛州市面前的首要任務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激發全民創業的激情,賦予蘇區精神以新的內涵,再創新時期第一等工作,讓革命老區的老百姓早日擺脫貧困,實現全面小康。贛州將以發展紅色旅游為契機,全面推進“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發展戰略,再創新時期第一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