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湖北>>民俗城市>>本頁       
     
    在抗日烽火中吶喊——一代詩人、作家在湖北


    (2005-08-17 07:24:16)

    章紹嗣

    在血與火的抗戰歲月里,在“保衛大武漢”的怒吼中,飽經滄桑的三楚大地,不僅鍛煉和造就了一批喋血沙場的戰士和英雄,也孕育和培養了一代馳騁文壇的詩人和作家。

    臧克家:是詩人,也是戰士

    1938年3月,臧克家從河南潢川來到武漢。他拜訪郭沫若同志,了解文藝界的情況;到漢口青年會參加鄧穎超大姐的演講會,聽她分析抗戰的形勢;和老舍在酒店聚首,為“文協”的籌備分憂解難;參加文藝界舉辦的詩歌朗誦會、座談會,活躍于文苑詩壇。他興奮地說:“抗戰的號聲一響,我瘋狂了,一肚子淤積得到了傾倒,一腔子熱情無遮攔地流瀉,看到什么寫什么,聽到什么寫什么。”

    這年4月1日,他在武昌寫成81行詩《武漢,我重見到你》:

    武漢,抖一抖身子站起來!……放開你的喉嚨,喚起救亡的熱情,起來,給祖國再造一個新生!

    臧克家已不只是一位詩人,更是一名輾轉于前線后方的抗日戰士。抗戰的前四年,江城是他戎馬倥傯生活的一個“中繼站”。徐州會戰前后,他赴臺兒莊,在30軍27師作戰地采訪,在前線一間小屋昏黃的燭光下,寫下了報告文學《津浦線血戰記》。初稿完成的翌晨,他就搭乘火車趕回武漢,在生活書店組織編發,繪制地圖,安排出版。不過一個月時間,印刷精美的《津浦線血戰記》送到了抗戰前線。“把我們意外撿來的生命,再投到槍林彈雨中”,為了更好地為戰地服務,更廣地開展民眾宣傳,臧克家發起組織了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團。參加這支隊伍的是鄒荻帆、田濤、田一文、伍禾等14位頗有名氣的詩人,臧克家擔任團長。這個團體被親切地稱為“14個”。在臧克家的率領下,這支隊伍馳騁在大別山區,他們敲響鑼鼓,喊賣梨膏糖招徠觀眾;他們出刊墻報,刷寫標語,教唱救亡歌曲,編演《新小放牛》等抗戰戲劇,將抗日救亡的愛國精神傳播到各地。

    1938年6月,臧克家的詩集《從軍行》由漢口生活書店出版,這是三楚人民抗日斗爭史的寫實。此外,還有《偉大的空軍》、《從軍去》等大批詩作散見于武漢的十余種報刊。對于這個時期,臧克家驕傲地一言以蔽之:“高唱戰歌赴疆場”。

    艾青:高擎火炬向太陽

    1937年冬天,正在杭州蕙蘭中學執教的艾青,從西子湖畔來到揚子江邊。他與田間、高蘭等詩人一起,激情地寫下他們創作生涯中最光輝的詩行。

    在創刊剛剛五天的漢口版《新華日報》上,刊登了艾青的《我們要戰斗:直到我們自由了》,詩作一掃昔日憂郁的情緒,以充滿自信的調子為民族解放斗爭歌唱,這是他在武漢發表的最早的一首詩歌。

    抗戰中的武漢,一方面抗日怒潮洶涌澎湃;另一方面頑固分子投機賣國。詩人“在戰爭中看見了陰影,看見了危機”,感到危難中的祖國如同冰封雪裹的大地。1937年12月28日冬夜,北風呼嘯。艾青寄居的斗室燈色昏黃,他攤開稿紙寫道:

    中國的苦痛與災難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東方既白,艾青終于完成了著名的抒情詩《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此后,艾青又發表《人皮》、《補衣婦》、《乞丐》等描繪人民遭受苦難的詩篇。1938年4月,艾青在武漢又完成了抒情長詩《向太陽》,這是繼《太陽》后的又一力作。不少熱血青年在詩歌的鼓舞下,踏上疆場,奔赴延安。

    艾青也從吹蘆笛的詩人,成為抗戰詩壇上“領唱的歌手”。

    姚雪垠:在武漢文壇投下了一枚“炸彈”

    1938年春天,來到武漢的姚雪垠和于黑丁、田濤、碧野等人一起,從事抗戰的群眾工作和文學活動。

    憑著對鄉村生活的熟悉,姚雪垠寫出了評論界贊譽紛起的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在由茅盾主編的《文藝陣地》上發表。作品以通俗的語言、藝術的細節,成功地描繪了一個農民覺醒的過程。茅盾在文章中說這篇作品“是目前抗戰文藝的優秀作品”,這個在抗戰烽火中成長的農民英雄,是“肩負著這個時代的何脫拉斯型的人民的雄姿”。郭沫若也高興地指出:“新作家姚雪垠的出現和他的《差半車麥秸》,是值得我們提起的。”這部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影響性的小說,很快被譯為英、俄等文字介紹到國外。成為投放在文壇的一枚“炸彈”,在抗戰文藝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年4月,武漢的《自由中國》又發表了姚雪垠描寫中國空軍戰士駕駛殘機與日艦相撞,以自己的犧牲換取戰斗勝利的小說《白龍港》。作品彌漫著剛勁悲壯的氛圍,高揚激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受到讀者的歡迎。一個月后,漢口上海雜志公司又出版了他的報告文學集《戰地書簡》。在烽火連天的日子里,姚雪垠以驚人的勤奮和杰出的才能,贏得了人們的尊敬,也與武漢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田間:戰鼓,在這兒擂響

    霜葉染紅了山嶺,炮聲震撼著大地,1937年初秋,年僅21歲的田間,作為文壇上一個“戰斗的小伙伴”,從上海來到武漢。

    沉浸在全民抗戰興奮中的武漢是一座詩城,詩浪在詩人田間的胸中涌動。他推開旅舍的木窗,感到“從這小小的窗外我望見了一座遼闊的戰場”。

    1937年12月14日深夜,聽著窗外長江起伏的濤聲,想著風雨縱橫的祖國,田間“一氣呵成,一句未改”寫成了抗戰長篇抒情詩《給戰斗者》。

    詩人發出激情的號召:“舉起我們被火烤的,被暴風雨淋的,被鞭子抽打的勞動者的雙手,斗爭吧!”在我們面前只有一種選擇:“在斗爭里勝利,或者死……”。這首詩成為田間抗戰詩歌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他詩歌創作中一個突起的高峰。詩人自己把這首詩稱為“奮然的盟誓和生命的諾言”。“詩的出路,就是為生活而戰斗”。在武漢,田間勤奮地揮動著手中的筆,相繼寫了《中國春天在號召著全人類》、《戰斗的抒情詩》、《晚會》、《兒童節》等,并出版詩集《呈在大風沙里奔走的崗衛們》。抗戰中的創作“是他詩歌創作的全盛時期,也是他詩歌創作的高峰。”他說:“武昌,武昌呵,你是我生活中的又一個起點。”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新聞時評”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熱點推薦

    散文隨筆
    ·
    世事原本無完美
    ·
    [學人剪影]一面之緣——記啟功先生
    ·
    旋轉的向日葵
    ·
    [記者手記]擦亮江漢路這張“金字招牌”
    ·
    我永遠都是人民子弟兵(圖)
    更多
    讀書札記
    ·
    《愛情句號》:反思女性不幸的自身責任
    ·
    《愛情句號》:激情過后是蒼涼
    ·
    “走近大師系列叢書”《卡夫卡的鐘擺》
    ·
    一個人的家園——讀《歲月與性情》
    ·
    最美懵懂少年時(圖)
    ·
    為什么要讀《德川家康傳》
    更多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www无码乱伦|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不卡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最好看的2018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