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江南 實習生馬清華 通訊員張鏑)一個經營辦公用品的銷售公司,其驗資報告顯示的實物出資竟是1000噸水泥;“一桌、一椅、一部電話”的街頭執照代辦機構,每天可生產出30余份這樣的驗資報告。
昨日,省市工商部門聯手,集中整治執照代辦“黑中介”。
近年來,“公司開辦熱”在我市持續升溫,一些不法執照代辦和驗資評估機構利用虛假驗資報告騙取工商執照,造成了一系列債務和股權糾紛。
昨日,在省市整治規范中介機構辦公室部署下,工商執法人員突檢“扎堆”于香港路一帶的30余家執照代辦和驗資評估機構,現場暫扣營業執照2份,9戶執照代辦黑中介的廣告牌被當場拆除。
可笑的是,一些執照代辦機構的執照本身就有問題。在注冊資本50萬元的武漢全鑫圓登記代理公司,工商人員發現一驗資機構為其出具的實物出資驗資報告稱:該公司擁有價值4.8萬元的真皮沙發、空調和筆記本電腦。但這些辦公用具在現場不見蹤影,當事人承認這份驗資報告是“找人辦的”。
據了解,今年以來市工商局已清查全市近200家執照代辦和驗資評估機構,查處了20多家執照代辦“黑中介”,并清除了盤踞在市工商局附近的30多家代辦驗資機構。
為“鎖定”驗資報告出具者的身份,市工商局還出臺新規,要求武漢地區的會計師事務公司、資產評估事務公司等驗資機構,憑企業執照、執業資格證書、印鑒印模、守信承諾書等材料,到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再到市工商局領取驗資報告防偽標識。
該局規定,對未經備案、未貼標識的驗資、評估和審計報告書,一律不予受理;對年度內發現驗資機構有兩次違規行為,不僅依法嚴處,還將予以通報,并自通報之日起1年內對其出具的相關報告書予以拒收。目前,“武漢經驗”已被省工商局在全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