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記者程評 劉暢 胡蔓
“兩會”上,“打造武漢城市經濟圈”是代表委員們議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本報和荊楚網聯動,邀請部分人大代表登錄“嘉賓聊天室”——網議“武漢城市圈”
時間:1月25日下午4時
地點:荊楚網東湖社區“嘉賓聊天室”
主題:武漢城市經濟圈
嘉賓:肖家祥(省人大代表、大冶市委書記)、葉金堂(省人大代表、湖北邁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伍新木(省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教授)
武漢城市圈的主體產業結構特點
網友拍掌笑清風:武漢城市圈的主體產業結構有何特點?
肖家祥:一是基礎產業有一定優勢:如鋼鐵、機電設備制造等;另外一些新型產業發展較快,如汽車、光電子、通訊等,同時商貿、物流業也有一定的優勢。
網友阿John:武漢城市圈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肖家祥:武漢城市圈的“核心競爭力”,我個人認為,還未完全形成。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應在核心產業、核心企業、核心技術三個方面來努力。
網友圈圈:武漢的首位度過高,與周邊城市存在較大落差,圈內城市體系等級結構不合理,這是否是城市圈發展的不利因素?
伍新木:武漢的首位度過高,“鶴立雞群”,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但是,落差大可以充分發揮武漢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城市圈給企業帶來什么
網友handsomebear:仙桃進入武漢城市圈,“邁亞”將不再是“特保兒”,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葉金堂:“邁亞”融入武漢以后,發展潛力更大,市場更廣闊,能夠得到更多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武漢城市圈對中部崛起的支撐作用
網友有風吹過:武漢城市圈與長三角、珠三角城市圈相比,有哪些不同?
肖家祥:武漢城市圈和長三角、珠三角城市圈相比,有其獨特性。武漢處于中部地區,對中部崛起起著支撐作用。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判斷一個地區的優勢,地理位置只是一個方面,武漢城市圈除了要充分發揮地理優勢以外,更重要的是培植產業競爭優勢、人才智力優勢等,從而提高極核效應。
網友hbdailylc:武漢城市圈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有什么顯著作用?
伍新木:按照經濟合理化的原則,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輻射功能。
消除壁壘,融入城市圈
網友五岳晴天:在武漢城市圈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最大困難是什么?
伍新木:最大的困難是為牟取局部利益而設置的障礙。
網友handsomebear:如何拋開局部利益,融入武漢城市圈?
肖家祥:首先要協調機制;其次是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實現統一,尤其是產業、交通等方面。
網友圈圈:城市圈的建設分為“培育、發展、協調”三個階段,武漢城市圈尚處于第一階段,政府在城市圈培育中應起到什么作用?
伍新木:我們現在說城市圈的建設是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的,企業是主體,民眾是積極的參與者。城市圈內的主要障礙是制度性的障礙,只有政府才能清除這些障礙,所以,政府起著清障、搭臺、引導的作用。
網友圈圈:有人覺得湖北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比如宜昌、十堰等沒有進武漢城市圈,這是否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特別思路?
伍新木:武漢城市圈是分階段發展的,“8+1”是武漢城市圈發展的第一階段,5-10年以后,武漢城市圈的集聚和輻射力可能會覆蓋到宜昌、十堰等中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