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2005-01-26 08:10:30)

    省統計局(2005年1月25日)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企業活力不斷增強,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一、綜合

    2004年,全省完成生產總值6320.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5%,是1998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20.09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994.67億元,增長14.0%;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305.72億元,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由2003年的14.8:47.8:37.4調整為16.1:47.4:36.5。在第三產業中,金融保險業增長6.2%,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增長7.0%,房地產業增長12.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4.9,比上年上漲4.9%,其中:城市上漲4.5%,農村上漲5.8%。分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10.7%,衣著類價格下降0.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3.8%,居住類價格上漲6.1%。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5.7%,其中:輕工業品上漲5.3%,重工業品上漲6.0%;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3.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1.3%。

    年末全省從業人員35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124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4萬人。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統計,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0.5萬人,比上年增加17.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有:農業基礎脆弱,部分企業“兩項資金”占用上升,煤電油運緊張,物價上漲及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等。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5%。糧食種植面積371.2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4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7.20萬公頃,擴大1.70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52.61萬公頃,擴大2.01萬公頃。糧食總產量為2100.12萬噸,比上年增產179.10萬噸,增長9.3%;棉花總產量為39.54萬噸,增產7.04萬噸,增長21.7%;油料產量314.38萬噸,增產41.66萬噸,增長15.3%。林業由于國家退耕還林計劃的調整,以及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省造林面積為185.63千公頃,同比下降41.8%。成幼林撫作面積和竹木采伐量保持增長,其中:成林撫作面積369.77千公頃,增長4.5%;幼林撫作面積403.82千公頃,增長13.7%;木材采伐量126.54萬立方米,增長12.8%。

    畜牧、水產業保持穩步增長,肉類總產量325.62萬噸,比上年增長5.5%;水產品產量達到301.94萬噸,增長5.3%,再創歷史新高。

    農村用電量64.7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7%;化肥施用量281.92萬噸,增長4.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全省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664.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2.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975.23億元,增長26.3%;國有企業增加值418.39億元,增長23.6%;集體企業增加值82.46億元,增長2.7%;股份合作企業增加值11.56億元多噸,增長28.8%;股份制企業增加值732.31億元,增長16.6%;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309.59億元,增長54.1%;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110.42億元,增長13.4%。輕工業增加值497.69億元,增長15.5%;重工業增加值1167.04億元,增長29.9%。輕重工業結構由2003年的30.5:69.5變為29.9:70.1。

    工業產品結構改善,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8%。光通信設備、程控交換機、微電子技術等信息通信產品產量增長較快。2004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工業產銷銜接較好,經濟效益繼續提高。全省工業完成銷售產值4890.82億元,比上年增長27.9%,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9.40,比上年提高17.53個百分點,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及增幅均為近幾年來最好水平。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79.76億元,比上年增長40.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204.81億元,增長46.2%。

    建筑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年建筑企業完成增加值(新計算方法)233.2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實現利潤23.9億元,增長25.1%;稅金8.37億元,增長16.3%。建筑單位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6996.5萬平方米,其中招投標承包面積4887萬平方米,招投標面為69.8%。建筑企業勞動生產率為9.65萬元/人,增長19.9%;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72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87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974.4萬平方米,增加1133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56.38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337.28億元,增長41.1%。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經濟投資951.73億元,增長7.1%;集體經濟投資105.52億元,下降3.2%;城鄉個體投資436.02億元,增長43.5%;其他經濟投資863.10億元,增長48.3%。

    全省62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81.9億元,占城鎮5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的18.4%,年內建成投產的重點項目主要有:武漢輕軌一號線、襄荊高速公路、蒲圻電廠、“忠武”天然氣管道工程等。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有:熱軋鋼材132.83萬噸/年、原煤開采167.87萬噸/年、發電機組容量504萬千瓦、煉鋼308萬噸/年、新建高速公路342.3公里、程控電話交換機8.36萬線/年等。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7.48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分城鄉看,城市實現零售額1829.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1%;縣及縣以下農村實現零售額838.05億元,增長11.0%。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128.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9%;餐飲業353.82億元,增長18.6%;其他行業185.12億元,增長5.4%。

    六、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7.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2.5%,其中:出口33.84億美元,增長27.4%;進口33.88億美元,增長38.0%。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68個,比上年增加36個,其中總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91個。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它投資23.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外商實際直接投資20.71億美元,增長33.0%;外商其它投資2.85億美元,下降29.9%。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2.74億美元,新簽合同額3.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4.7%和4.2%。截止2004年年底,全省經商務部批準仍在運營或即將開業的境外非貿易型企業60家,總投資額0.87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0.72億美元,占81.8%。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完成貨物周轉量1403.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3.0%;旅客周轉量701.8億人公里,增長14.9%。

    郵電通信業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94.6億元,比上年增長61.2%。長途光纜線路總長度20765公里;新增局用交換機58.7萬門,達到913.6萬門;新增固定電話用戶184萬戶,達到1073.9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789.8萬戶,鄉村電話用戶284萬戶;新增移動電話用戶255.5萬戶,達到1129.8萬戶。全省電話普及率為36.7部/百人。數據通信用戶1.80萬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55萬戶。

    全省國內旅游人數6849.2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5%;國內旅游收入394.22億元,增長18.9%。全年湖北入境旅游人數61.1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1.0%。其中:外國游客50.19萬人次,增長55.3%;港、澳、臺胞11萬人次,增長34.0%。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92億美元,增長41.2%。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03.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工商稅收205.59億元,增長19.5%;工商稅收占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67.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全年財政支出64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9.2%。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015.84億元,比年初增加1047.05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865.69億元,增加568.98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359.70億元,比年初增加518.5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548.13億元,增加181.64億元;中長期貸款2234.89億元,增加310.44億元。

    全年保費收入122.54億元,增長15.3%。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8.86億元,增長26.5%;壽險保費收入93.68億元,增長12.3%。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6.43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財產險賠款19億元,壽險賠款及給付17.43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9.58萬人,在校生89.20萬人,畢業生14.32萬人;研究生招生2.61萬人,在校研究生6.64萬人,畢業生1.19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9.68萬人,在校生45.85萬人,畢業生10.4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42.97萬人,在校生119.74萬人,畢業生32.29萬人;全省普通初中在校生331.98萬人,小學在校生474.95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58.8萬人。

    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750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14項,應用技術成果697項,軟科學成果39項。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12507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0%。

    全省科學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支出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占生產總值的0.95%,其中基礎研究經費3.01億元。全年安排62項科技公關和164項“863”計劃項目,爭取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26個,項目總投資12.05億元,安排國家資金1.33億元,銀行貸款5.78億元。

    全省具備向社會出具檢測報告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有121個,其中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4個。全省現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1個。全省累計有3157家企業通過ISO9000體系認證;企業獲得強制性認證證書1384張。全省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有99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35萬臺件。

    全省天氣雷達觀測站點有6個,衛星云圖接受站點11個。地震臺站10個,地震遙測臺網2個。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99個,文化館129個,公共圖書館104個,博物館98個,電影放映管理機構93個。廣播電臺11座,電視臺12座,有線電視用戶44.85萬戶。全年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16.28億份,各類期刊1.85億冊,圖書2.2億冊(張)。

    年末全省共有衛生機構9983個,衛生技術人員20.83萬人,病床床位13.59萬張;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87個,衛生技術人員1.2萬人。

    全省運動健兒在國際比賽中共獲得6枚金牌、3枚銀牌和5枚銅牌。在全國比賽中,有15人奪得第一名,15人奪得第二名,28人奪得第三名。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出生人口50.6萬人,死亡人口36.2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年末全省總人口為6016.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27.8萬人,占43.7%;農村人口3388.3萬人,占56.3%。男性人口3129.6萬人,占52.0%;女性人口2886.5萬人,占48.0%。0-14歲人口比重為21.8%,15-64歲人口比重為71.0%,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7.2%,老年人口達到435.6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3元,比上年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2897元,增長13%。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78萬人,比上年增加46萬人,其中:在職職工584萬人,離退休人員19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91.3萬人,增加1.2萬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466萬人,增加50萬人。年末全省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184萬人,100%實現了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在再就業服務中心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全部按時足額領到了基本生活費和代繳了社會保險費;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7萬人,比上年減少1.7萬人;全省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57.7萬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億元。全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2萬人,農村定期救濟對象43.5萬人。

    社會福利事業不斷發展,年末全省各類社會福利收養床位14.4萬張,收養13.1萬人,城鎮社區服務設施7081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2.39億元。

    十二、資源和環境

    全省水資源總量1234.1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2070立方米,耕地畝均水資源占有量2634立方米。總供水量245.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236.6億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6.9億立方米。總用水量245.1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占57%,工業用水占31.5%,生活用水占11.5%。總用水量比上年增加4.3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量增加411立方米。全省有大型水庫58座,總庫容437.51億立方米。

    長江干流水質總體較好,11個監測斷面的水質全部符合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為Ⅱ類。與上年相比,長江水質總體無明顯變化。

    武漢、黃石、十堰、宜昌、襄樊、鄂州、荊門、孝感、荊州、黃岡、咸寧、隨州、恩施、潛江、仙桃、天門、神農架林區等17個重點城鎮,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懸浮顆粒物或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綜合評價,空氣質量基本維持上年水平。其中:1個城鎮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空氣質量優,占重點城鎮的5.8%;7個城市符合國家二級標準,占重點城鎮的41.2%;7個城市符合國家三級標準,占重點城鎮的41.2%;2個城市超過三級標準,環境空氣較差,占重點城鎮的11.8%。

    礦產資源勘探取得新的進展,全省已發現礦種138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89種,新發現礦種2種。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處。

    能源消費明顯增加,初步測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8000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3%。其中,原油消費量741.04萬噸,增長16.3%;原煤消費量7230萬噸,增長9.5%。

    全省各級環境監測機構106個,環境監測人員1813人。全省自然保護區達到52個,其中國家級生態示范區7個。全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267個,總投資4.11億元。全省綠色工程計劃第二期當年竣工項目12個,竣工項目完成投資1.81億元;累計竣工項目25個,完成投資7.55億元。全省建成煙塵控制區171個,控制區總面積4685.1平方公里;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199個,環境噪聲達標區總面積1071平方公里。

    注: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解讀·背景]2004年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解讀


    發表評論  
     
    請進入東湖社區“新聞時評”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短信  鈴聲 小靈通

    ·短信游戲  ·手機點播
    ·短信訂閱  ·言語傳情
    ·屏保圖 
    ·待機圖 
    [魔法水晶] [占星奇緣]
    [趣味游戲] [拇指情緣]
     
    ·激情歲月  ·愛情滋味
    ·春暖花開  ·歲月留聲
    [港臺流行] 存在(5566)
    [寶貝情人] 感情線上

    人才信息最新信息列表: 人才信息最熱信息列表: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