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記者張勇軍
這是一場特殊的見面會,也是一場特殊的對話會。
時間:2004年的最后一天。人物: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訓秋一行,以及國內知名的“幫助青少年解脫網癮”的華中師大特聘留美教授陶宏開。
地點:陶宏開教授的家。一見面,簡短介紹問候后,陶宏開教授就開門見山:“我在美國28年,還未聽說過孩子因上網成癮而誤入歧途的。而在國內,不少家長和孩子就解脫網癮問題向我求教。為什么呢?我認為國內教育出現了偏頗,一條腿走路,太注重應試教育,忽視了素質教育。”
陳訓秋說:“現在我們非常強調科學發展觀及和諧發展,對孩子的素質教育的確需要加強。”
陶宏開舉例:“在國外,周末我從紐約到溫哥華去看孩子,發現大學圖書館、教學樓里坐滿了人。而國內大學圖書館、教學樓里,周末沒什么人。我都感到很奇怪,中國的學生不是很勤奮嗎?后來我調查才了解到,正是因為中學的應試教育讓孩子感到太累,考上大學后就開始松弛自己。”
陶宏開聯系美國的教育方式說,西方不分重點學校,而國內分重點學校,還分重點班,重點班里甚至還分尖子班、奧賽班。為了進重點校、重點班,讓孩子將來能考上好大學,學校和家長給孩子布置一大堆作業,孩子有時就會產生反感情緒。事實上,就網癮問題來找我的恰恰很多是重點學校的孩子。“你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現在有人給我說就醫難、上學難,其實所謂的上學難,主要指的就是上重點學校難。重點學校比較少,收費比較高。因此,根據五個統籌的發展觀,教育資源也要統籌、整合,要均衡發展。”陳訓秋感慨地說。
陶宏開說:“我感覺現在國內對素質教育還沒有一個科學的界定。有人認為,帶孩子去彈彈琴、學畫畫、唱唱歌,就是素質教育,這太片面。其實素質教育就是培養一個人對社會及各項事物的科學認知及其他相應的能力,包括心理、專業、綜合素質三個方面。”
短短半個小時的見面會,大家就素質教育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臨別時,陶宏開教授說:“現在華中師大為我成立了一個素質教育研究中心,我愿意在武漢長期居留,申辦一張武漢綠卡,與省和武漢市的教育部門開展更多的合作,讓素質教育在行動中落實。”
陳訓秋說:“好呀,你要申請辦綠卡,我們非常歡迎,有關部門可以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