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張勇軍報道:昨日,武漢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大力發展規模經濟,著力打造一批過百億元的產業和企業,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
據介紹,武漢市今年只有武鋼和武石化銷售收入過百億元,而去年杭州過百億元的企業有6家,南京有4家。武漢市認為,武漢與先進城市比較,差就差在大產業、大企業太少。
武漢市提出,按照“主攻工業、堅持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思路,現代制造業要繼續圍繞“鋼車機(光機電) 、煙酒藥(藥化工)”幾大支柱,現代服務業要突出“住購學游”四大產業,充分發揮綜合比較優勢,打造一批銷售收入過百億元以上的產業和企業。
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訓秋說,打造百億元企業和百億元產業,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搞好產業規劃和布局,把著力點放在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產業上;要按照產業向規模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的要求,引導信貸資金、用地指標、一流人才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集中;要堅持深度參與、貼近服務,把培育百億元企業和百億元產業作為目標管理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作為評先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據。
陳訓秋說,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發展規模經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同時,要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保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良好態勢;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做好關系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項工作,努力構建“和諧武漢”。
昨日,武漢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與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一并召開,市長李憲生對明年經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相關報道隰C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