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俞正聲作重要講話
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部署明年經濟工作王生鐵黃遠志鄧道坤陳訓秋等出席
![](../images/200412/hb-20041226a1-1.jpg)
圖為大會現場。湖北日報記者王威攝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吳華清、甘勇報道:24日至25日,省委、省政府在武昌召開全省經濟工作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俞正聲在會上作重要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部署明年經濟工作。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周堅衛作會議總結。王生鐵、黃遠志、鄧道坤、陳訓秋、宋育英、蘇曉云、孫志剛、張昌爾、劉勛發、賈天增、韓忠學、任世茂、蔣大國、辜勝阻、阮成發等省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我省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呈現出速度加快、結構改善、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年初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可以全面超額完成。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多年少有的好形勢;工業保持較快增長,效益不斷提高;投資結構明顯改善,消費平穩增長;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較快增長;財政收入較大幅度提高,金融運行平穩;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總體上看,今年我省經濟發展呈現積極向上的好形勢,是近幾年來發展最好的一年。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生活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農業基礎脆弱,部分企業“兩項資金”占用上升,煤電油運緊張,物價上漲壓力及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等。從根本上講,這些問題是經濟轉軌時期經濟體制、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方式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的具體表現和反映,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不懈地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認真加以解決。
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八屆五次、七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施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機遇,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力度,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農村改革與發展,加快推進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圓滿完成“十五”計劃,為實施“十一五”計劃奠定堅實基礎。會議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無論是消除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還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都要求我們全面準確地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科學發展觀切實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加快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要科學地發展,更好地發展。在堅持“五個統籌”、保護環境資源、維護群眾利益的前提下,發展得越快越好。各級領導同志都要保持一種奮發有為、迎難而上的精神狀態。各地各部門都要用可能達到的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制定任期的工作目標和年度的工作任務;要向發展好、發展快的地方和部門學習,查找不足、制定目標、比學趕超;要把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年底結賬,使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要將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放在關鍵的領導崗位上。
會議指出,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著力解決好幾個重要問題:第一,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中心,繼續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估計到明年農民增收面臨的困難,采取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要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穩步推進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探索興辦村級公益事業的新途徑。第二,以培育有競爭力的產業為關鍵,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把加快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培育有競爭力的產業上,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注意保護環境資源和維護群眾利益,努力緩解土地瓶頸制約。第三,以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為重點,努力建設和諧湖北。要認真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集中處理好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切實糾正各類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
會議提出,明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是銜接“十一五”計劃的基礎年。全省上下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精心謀劃和組織好明年的經濟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要全面落實農村政策和深化農村改革,認真抓好農業稅稅率再降低2個百分點、增加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支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的落實,突出抓好農村稅費改革、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和村級債務化解工作。要深入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依靠科技實現增產、增效、增收。要深入推進扶貧開發,繼續實施整村推進,同時大力推進產業扶貧。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深入實施“三個三工程”,繼續抓好“三個一百”,強化對企業和項目的動態跟蹤管理和服務。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突出抓好“三個一批”和省屬企業改革脫困。要加快推進行業結構調整,繼續支持汽車、鋼鐵、石化、電子信息、煙草、醫藥、紡織、建材、食品等行業調整和發展。要加快實施品牌戰略,著力緩解煤電油運等瓶頸制約。三是加快推進縣域經濟和武漢城市圈建設。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支持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升縣域工業化水平,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要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促進武漢城市圈內城市間的經濟技術協作與產業融合。四是加快推進對外開放。要努力擴大招商引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積極推動出口基地和出口產業群建設,努力擴大出口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五是加強財稅、金融和物價工作。要狠抓增收節支,確保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和收支基本平衡;用好國家信貸政策,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重視做好物價工作,努力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六是加強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要認真落實扶持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解決好貧困地區、困難行業、困難群體的再就業問題。將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為農民外出務工提供信息、培訓、勞務派遣和維權“一條龍”服務。繼續抓好“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七是加強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科技、人才支撐體系建設。要積極推進科教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突出抓好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和新能源、軟件四大產業的發展,重點扶持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
會議強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本領。要完善體制,改進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改善環境,為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是黨風廉政建設的主要責任人,必須嚴格自律,堅持原則。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組織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把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會議指出,元旦、春節將至,各地要認真做好今冬明春的各項工作。要抓緊農業農村工作,組織好工業生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強化稅收征管。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讓全省人民過上一個歡樂、祥和、安定的節日。
會上,武漢市、宜昌市、京山縣、省勞動保障廳、農業廳、開發銀行湖北省分行、福星科技、武鋼、華新、武煙等單位交流了經驗。省直部門,各市、州、直管市、林區,及各縣市區、部分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