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 視頻 | 手機互動
     
    首頁>>新聞專題>>2004>>聚焦中部話崛起>>中部聚焦>>本頁
     
     
    [聚焦中部]一馬平川綠無垠 河南省小麥生產見聞(圖)


    (2004-12-13 07:13:59)

    湖北日報記者熊家余 楊偉鳴 曾遺榮


    一望無際的麥田 王凱訊攝

    中原大地,一馬平川。踩著“中部崛起”的鼓點,記者驅車進入河南。

    廣袤無垠的原野上,齊刷刷的麥苗沐浴在初冬的陽光里,用綠油油的小手牽起天邊的白云。

    這一份博大,這一份壯美,這一份如煙似海的綠色,為共和國的糧食安全筑起堅固的屏障。

    豫北,農家院落里的笑聲

    一位豫北漢子的笑臉,那么純樸又那么生動,深深地印在了記者的腦海中。

    他叫張文明,延津縣高寨鄉平陵村農民。一座簡樸的院落,圍著一新一舊兩幢房。斜角的豬欄里,飼料、豬、肥料、沼氣在進行著有序的“鏈接”。張文明稱其為“良性循環”。“湖北人也知道咱們的小麥好嗎?”他一臉自豪地說:“這么跟你講吧,你走遍全中國,恐怕找不出比我們延津更好的麥子。絕對!”“咱們種的是強筋小麥。知道嗎?強筋,金粒4號!”他提高聲調。“給你們算筆賬吧。”他說:“今年,咱一家種了12畝小麥,平均畝產500多公斤,是有史以來的好收成。糧價也高,每公斤一元五角六。一家人留足口糧,賣了5000公斤。光這一季麥,咱就收入了近8000元。而且,咱是縣里金粒麥業的會員,種子、管理、收割都由公司統一安排。咱只管種,別的啥也不操心。”

    延津縣糧食部門的同志介紹說,該縣自1998年起推廣優質小麥,到去年,已形成連片種植面積46萬畝,年產優質小麥1.5億公斤。縣糧食局組織成立金粒麥業協會,對農民實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延津和周邊10萬農戶都成了協會的會員。“如今,咱村里90%以上的農戶都是金粒麥業的會員。”張文明說:“會員搞的是訂單農業,種子一落地,來年的收成就有主了,還能預先賣個好價錢。”

    送記者出門,張文明盛情地邀請:“收麥子的時候,請你來作客。”

    小麥,河南的驕傲

    今年是河南小麥連續第九個豐收年。在河南省農業廳,總經濟師魏仲生拿出筆記本,給記者擺出一組數據:

    1997年以來,河南小麥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7000萬畝以上,產量在200億公斤以上;

    今年,河南省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小麥產量達到252億公斤,是2000年以來產量最高的一年;

    全國糧食產量,河南占1/10;全國小麥產量,河南占1/4。

    為共和國的糧食安全,河南人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記者記得,1994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布朗發表《誰能供養起中國所需的糧食?》。文章推導出一個聳人聽聞的結論:中國將難以養活自己,它將對未來世界的糧食安全構成挑戰。

    當年,中國糧食再奪豐收,庫存積壓難以消化。

    國內大呼“賣糧難”,國外卻在叫“糧荒”。共和國的決策者撥霧指航,把糧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南始終不放松糧食生產。近幾年全國小麥調出量中,河南的貢獻率占到90%。

    不久前,河南省委書記李克強接受央視采訪時說:“2004年,河南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造現代農業。這是實現河南在中部崛起的一個關鍵棋局。”

    小麥,河南的驕傲。它承載著河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歷史責任,也承載著河南崛起的希望。

    兩條引人注目的拋物線

    說小麥,河南人必說兩句話:中國小麥看優質;優質小麥看河南。

    作為小麥生產第一大國的中國,卻同時是小麥進口第二大國。這個“第一”和“第二”的奇妙結合,道出了中國小麥一個“久遠的痛”:品質欠優。

    河南立志根除這個“久遠的痛”。1995年12月2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省一位副省長代表省政府在“小麥大面積優質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開發與示范”協議書上簽字。

    小麥大省向全國人民作出了莊重的承諾。

    1996年年初,省政府在偃師召開項目啟動會。

    從那以后,多少個日出日落,多少次風霜雨淋,幾十位小麥專家、上千名科技人員,在中原大地上辛勤勞作。

    觀測、記錄,試驗、開發,示范、推廣。503公斤、543公斤、550公斤……畝產的紅線不斷攀升。

    1999年,偃師萬畝超高產樣板田獲得重大突破。經國家科技部農社司與河南省科委聯合組織專家實地驗收,優質小麥平均畝產達到609公斤,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強筋、中筋、弱筋,一批優質品種出現在中原大地上。

    共和國,出現了兩條引人注目的拋物線。

    河南,優質小麥種植面積不斷上升:2000年1500萬畝;2003年2520.98萬畝;2004年3160萬畝。

    中國,進口食用小麥逐年下降:2000年87.6萬噸;2001年69萬噸;2002年43萬噸;2003年1月至11月35萬噸。

    中國小麥的“破冰之旅”

    2002年11月,江蘇連云港。一個中國小麥的標志性儀式在港口舉行。

    國家發改委、中糧集團、河南省領導站在碼頭上,目送一件件裝載著小麥的集裝箱踏上遠洋貨輪。

    中國小麥走向世界,這是第一單。這批小麥的產地,就是河南延津。出口總量為2500噸。

    連云港的這個儀式,被稱為中國小麥的“破冰之旅”。

    經有關權威機構檢測,河南優質小麥的主要指標,與國外優良品種相差無幾。

    2003年,河南又有17個縣市的小麥出口到印尼等4個國家。

    去年,河南強筋小麥進入期貨市場。據鄭交所期貨交易情況顯示,強筋小麥的期貨成交均價比同期普通小麥的價格每公斤高出0.2元以上。

    現在,鄭州小麥期貨價格已由路透社在其全球食用小麥報價系統每天發布,標志其進入了世界小麥價格體系。

    國際大市場向河南小麥走來。

    一條正在延伸的產業鏈

    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的思路,正在拉長小麥產業鏈。

    魏仲生介紹,河南省有關部門近年先后籌資18億元,從全省小麥加工企業中,篩選出蓮花味精集團、南街村集團、鄭州第二面粉廠等40家重點企業,進行集中扶持。

    金象麥業集團是河南最大的面粉生產加工企業,擁有兩條意大利進口面粉生產線,日處理小麥能力為620噸,所產“神象”牌面粉已行銷河南和西南、西北等廣大地區,年銷售收入2.9億元。

    產銷銜接不僅延長了小麥加工鏈條,使小麥加工增值,而且帶動了農民收入增長。

    各地的面粉加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截至去年底,全省面粉加工企業達2800多家,加工能力達2700多萬噸,居全國第一。

    蓮花集團用小麥代替玉米生產味精的技改項目于2001年8月投產后,年加工轉化小麥100萬噸、味精總產量達30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6%,成為亞洲最大的味精加工企業。

    李克強指出,河南的目標是,要使農產品的加工增值超過農產品原值,而且要成倍的增加。

    中原大地上這一望無際的綠色,升騰著河南農業金色的夢。

        鏈接 [解讀●背景]中部崛起看河南(圖)


    請進入東湖社區“中部論壇”發表評論>>

    [新用戶注意!在東湖社區發表評論必須注冊]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91中文字幕在线|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中文字幕国产|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