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0407/hb-2003-1110a1-1.jpg)
圖為研討會會場。湖北日報記者王威攝
荊楚在線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姜平、盧平、通訊員劉月明報道:昨日,由省委、省政府主辦的“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研討會在漢召開。室外雖寒風攜雨催樹,但東湖賓館內與會者發自肺腑的高論精言,使得大家感覺暖意融融。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孫應邀專程蒞會,并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寧吉吉吉、國家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郁及來自國內的3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俞正聲代表省委、省政府致歡迎辭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主持會議。
省及武漢市領導陳訓秋、孫志剛、張昌爾、王守海、翁行德、李憲生出席會議。副省長劉友凡就加快武漢城市圈發展的基本思路作主題發言。
丁石孫在講話中說,非常高興出席湖北省“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研討會,武漢城市圈的建設與發展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民盟中央對此予以了多年關注。2000年時我曾率一個考察組來到湖北,當時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武漢是大有作為的。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民盟中央著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提出了“關于長江中游經濟區域發展的若干建議”,認為加快武漢城市圈建設和發展,有利于推動整個長江流域和中西部市場經濟的發展,這個建議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指出的是,真正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不僅需要今天出席研討會的各位專家、學者集思廣益、出謀獻策,更需要湖北省及城市圈內各城市政府大力實施推進,因此,衷心祝愿此次研討會圓滿成功,取得豐碩成果。
俞正聲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與會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俞正聲指出,加快以武漢為中心,包括周邊8個城市的武漢城市圈建設,是省委、省政府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增強和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的實踐已經證明,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武漢市在湖北經濟發展中處于龍頭地位,具有雄厚的人才實力和一定的區位優勢,同時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和商業優勢。振興武漢經濟圈的關鍵是發揮武漢市的優勢,把武漢經濟圈做大做強。因此,必須解決好規劃問題、體制問題、交通問題和經濟拉動力問題。必須大力培育優勢企業,轉變政府職能,營造良好的商務運行環境。
俞正聲指出,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必須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既要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更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要堅持以市場機制為主導,充分依靠市場的力量,實現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城市圈內優化整合;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強化產業集聚,壯大區域內優勢產業和名牌產品;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打破劃地為牢、以鄰為壑的“諸侯經濟”格局,消除阻礙各種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壁壘,實現資源共享;要堅持以經濟利益為紐帶,形成互惠互利、風險共擔的利益分享機制;要堅持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人為本,統籌兼顧,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總之,武漢城市圈建設的發展之路到底該怎么走?這次研討會上,我們希望充分吸取與會專家、學者的經驗和智慧,幫助我們拓寬思路,科學規劃,完善措施,以此大力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加快湖北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武漢城市圈的建設與發展、對中部五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影響、推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等問題,暢所欲言,進行了廣泛而熱烈的研討。
武漢市城市圈所轄各市負責人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